首页 > 乡村振兴 正文

设施桃树管理(二)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2-10-12 

  智红宁    高级讲师   宁夏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

  2012年10月12日
  夏剪即生长期修剪
  由于正值果树生长和器官分化形成的敏感阶段,结合夏剪中应用的多种方法,可产生更为明显的生物和生理效应。
  尤其用于幼龄旺树,对加速树冠成形,调整改变树势,增加有效枝类枝量,促进成花坐果,提高果品质量等有着明显的效果,对代谢机能旺盛、年生长量大的树种,如核果类更是如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运用。
  一般春剪以刻芽、抹芽、摘心、调整花量、提高坐果为土,夏剪以疏、扭、拿梢和环剥(割)催花为土,秋剪以抽、缩、招枝和拉枝开张、增光调势为土,不同树种、品种、树龄、树势间应区别对待,方法科学配伍,灵活掌握,以期产生最佳效应。
  整形修剪的演进历程
  总的演化趋势是由繁到简,由大冠到小冠,由枝多到枝少,由单株到着眼群体。
  树体结构:树体由大变小,由高变矮,由圆变扁或锥体;
  骨干枝数量由多变少,侧枝由粗变细,级次降低;
  角度由小变大,由晚开角变为早开角;
  枝组由大变小,由人工改造变为自然理顺,由紧凑变垂软细长,由促分枝变单轴吊挂,类型由繁变简。
  修剪方法
  由短截为主变为多疏多缓,由冬剪变为四季常剪。由手法单一变为多种方法配合,由人工手术为主变为基因型(乔砧、矮砧、短枝型、柱型)为前提,激素调控(抑制剂、延缓剂等)协助,化学修剪(化学摘心、促萌、催花、调果等)相结合的多种手段综合运用。
  总之,整形修剪是果树管理中技术性较难、影响因素较多、辩证性较强、传统影响较大、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,必须与树种品种习性、乔化矮化特点、树龄树势树相、生长结果状况、立地条件、综合管理水平、市场需求等相协调匹配。
  还应与近代陆续推出的各类植物调节物质(如生长延缓剂、抑制剂、抽枝促萌剂、化学摘心剂、催花坐果剂、疏花疏果剂、促长剂、落叶剂、开角剂等)相结合,科学选用,以达事半功倍之目的。随着果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,整形修剪也正向更简化、更实用、更规范、更高效的方向发展,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。
  桃树的整形修剪主要根据桃树的有关特性,科学合理的进行修剪。桃树属中小型乔木,桃树喜光性强不耐荫,如不整形修剪或修剪不合理,就会造成枝条密集,光照不良,冠内枝条易枯死早亡,结果部位外移,树势衰弱,产量锐减。
  桃树干性弱,顶端优势不明显,桃树自然生长时树冠多成扁圆形或圆头形,因此桃树整形多用开心形整形。
  若要整成纺锤形,或主干形树形,必须采取一些扶持中干、抑制主枝生长的措施。桃树生长势旺盛,主要表现为枝条生长量大和分枝多,幼树的发育枝一年内可长到1.5一2米,粗度可达到2一3厘米,一个生长季内可发生2一3次分枝,所以桃树整形时,一年内可培养出两级骨干枝,从而加速成形。
  同时也常使树冠郁闭,影响光照,因此桃树要注重夏季修剪,及时疏枝清冠。桃树分枝尖削量大,桃树枝条(母枝)每发出一次分支,就使分枝点以上的母枝显著变细,如在母枝背上萌发直立枝条,不加控制,任其自然生长,对其母枝前部粗度的削减量更大,一般为其分支点下部1忍左右。
  因此,在整形修剪时,要控制骨干枝上分支的生长势,保证骨干枝的健壮生长。桃树耐修剪性强,耐修剪能力因树势品种而定。
  桃树萌芽率和成枝力高,桃树在一年中能萌发多次副梢,形成较多的枝条,因此桃树整形时选枝容易,整形速度快,但为改善树冠内的通风透光条件,修剪时要适当疏枝。
  另外因桃树萌芽率高,潜伏芽相对较少,且寿命短,所以盛果期以后,多年生枝下部因不易萌发新枝而光秃,修剪时应注意及时进行枝条的更新复壮,后部一旦萌发出新枝,应尽量加以利用。桃树剪锯口不易愈合,伤口处的木质部容易干枯死亡,并干到木质部的深处,因此要尽量少造成剪锯口,如有要使之小而平滑。
  桃树的修剪原则
  (l)枝叶见光。修剪后要使得任何枝条一段时间里或至少一侧见光。
  (2)幼树和旺枝轻剪,老树和弱树重剪。
  (3)夏剪少量多次,生长期修剪比休眠期重要。
  (4)以品种类型不同改变修剪方式。如直立型品种应长放旺枝并开张枝干角度,开张型品种应抬高角度。
  桃树栽培历史悠久,各地形成了不同的修剪方式。每种整形修剪方式都各有利桃树的整形方式可分为二类:
  (1)开心形。基本特征是无直立中央领导干,主要枝干斜向延伸。如杯状形、自然开心形、“Y”形等
  (2)直立中央领导干形。有直立中央领导干,无明显大枝。像纺锤形、圆柱形。扇形可看作是以上两种树形的中间类型。
  修剪主要有短截和长放两类:
  (1) 短截法。
  以短截为主,主张去强留弱,中长果枝冬剪不长放,修剪费工,树势健壮,结果年龄长。
  (2)长放法。以疏枝为主,不短截或很少截枝。冬剪去弱留强,果枝长放。修剪省工,但易造成树势早衰。
  设施桃树整形修剪问题
  树体的整形方式和栽植密度上比较来看,最初开始的树形和密度多是沿用露天的栽植方式,如还是三大主枝开心形,亩植60株左右。到近几年人们开始改变树形,增加密度,主枝由3个变成2个,形成了“V”形整枝,密度也增加到了80一110株,也有的变成纺锤型整枝,密度进一步加大,亩植110株到300株以上。
  因主干形密植整形修剪,虽提高了产量,但通风透光差,造成品质下降。当前许多果品的数量供大于求,售价一再下滑,与果品质量较差、优质果率不高有关,而高档果价格目前仍居高不下。
  因此果树管理的一切措施应围绕生产优质果服务,整形修剪更不能例外。影响果品优质的关键是留影响着树冠内的光照分布、光合能力、枝太密、级次太多、枝组太繁、树体太高、角度太直、行间太小、距地太近、树势太虚、留果太多、风光太差所致。
  桃树是喜光树种,树形和树体结构直接花芽形成、质量及枝梢寿命,进而影响着果实的产量和品质,在修剪方面也逐渐的由重变轻,同疏枝结合,由过去的短截修剪变为长放修剪,在高密度情况下,经常因遮荫,降低叶片的光和速率,导致产量降低倒l。
  在设施条件下,开心形稀植前期产量低,大棚效益前期也低;
  有干密植栽培,前期丰产,后期因干性不强,树形扁圆化,光照恶化。
  桃树喜光性强,生长势旺,分枝尖削度大,萌芽力和成枝力高,干性弱,在设施条件下,温度高、湿度大,又促进了新梢的旺长,增加了营养生张和生殖生长的矛盾。
  必须科学地利用它自身的特性,注重树体的整体的效应,增加产量和保证质量,探索新的设施桃树整形技术。
  长梢修剪技术
  是针对传统冬季修剪的以短截为主,果枝一般留20~30厘米,而改为基本不短截,果枝一般留50~60厘米,仅采用疏剪、回缩长放的技术。其技术要点:
  1.定植第1年重视夏季修剪
  为了尽快增加骨干枝级数、枝叶数量,促进基部副梢的生长发育,并提高冬季修剪时的利用率,必须重视夏季修剪。
  定植后对骨干枝在5月份留10厘米摘心,第2次、第3次摘心在上次摘心后20~30天进行,树势旺盛者早摘。对其他旺梢留15~20厘米摘心。树冠内膛过密枝及时疏除,以改善光照条件,促进保留枝的生长发育。生长季节短的地区和长势弱的树,可以不进行第3次摘心处理。
  2.1~2年冬季对骨干枝延长头带小橛修剪
  对确定为骨干枝(包括主枝、侧枝)的延长头,采用带小橛延长技术,小橛保留10~1 5厘米,有利于开张主枝角度、增加所在母枝的长势、加大骨干枝的尖削度,同时小橛对养分的分流,减弱了延长头的长势,加强了中下部枝的生长发育。骨干枝上每1 5~20厘米保留1个枝,其余疏除。
  除骨干枝以外的大枝,回缩或拉枝,形成临时性的结果枝组,2~3年后完全疏除。
  3.3年生以上树以疏、回、放为主
  对于延长头,旺树疏除部分或全部副梢,中庸树回缩到健壮的副梢处,弱树带小橛延长。但对于开张性强的品种如大久保,应选择背上或背侧直立旺枝,用带小橛延长修剪,以抬高角度。
  对于其他枝条甩放或疏除。骨干枝上每15~20厘米保留1个结果枝,同侧枝条之间的距离一般40厘米左右,全树留枝量为传统修剪方法的50%~60%。
  例如是1米×2米的株行距,每株保留长果枝(40厘米以上)50~70个。
  枝的长度以30~50厘米为好,短于30厘米或长于60厘米的枝,原则上一律疏除。注意结果枝组的更新。
  各类果枝的具体修剪方法
  长果枝:长30~60厘米,枝条充实,副梢少,中部复芽较多,结果能力强,多发生在主、侧枝的中部,不同程度的短截能促发各种更新枝。着生在各个部位的长果枝都可选留。
  密生的长果枝可疏去直立留平斜。疏枝时不要紧贴基部剪,可留2~3个芽短截作预备枝,其余的可留6~8对花芽短截,剪口芽中一定要有叶芽。
  短果枝:长5~15厘米,除顶芽为叶芽外,枝上多单花芽,一般第2年仍抽生短果枝,是老树、弱树的重要结果枝。
  冬剪时可留2~4对花芽短截,但剪口下必须是叶芽,如果第3节上无叶芽,可适当减少或增加留芽数,剪在叶芽的上侧;
  若无侧生叶芽则不能短截而全部留下。密生时可疏除,疏时留基部1~2个芽剪截作预备枝。
  花束状果技:花束状果枝长度在5厘米以下,除顶芽为叶芽外,其余均为花芽。修剪时只疏密,不短截。
  徒长性结果枝:徒长性结果枝长1米左右,短截时一般可留8~10对花芽,并配合好夏季摘心,以培养新果枝。
  结果后1年生枝会弯曲或下垂,从基部抽生健壮的更新枝,冬剪时应回缩至此;如果骨干枝上的枝组附近抽生了较强旺的新梢,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,对该枝组压缩或全部更新,培养新枝为新的枝组。
  及时疏花疏果,确定合理负载量
  长枝修剪后花芽量相对较大,因此必须及时疏花疏果,调整好产量与品质的关系,并有利于更新,维持较长的经济寿命。树冠上部枝多留,下部枝少留,旺枝多留,弱枝少留。中晚熟品种定果不晚于硬核中期。
  好的土肥水管理措施做保证
  升温注意事项
  自然休眠
  桃树在冬季休眠期
  需要一定量的低温才
  能正常萌芽生长、
  开花结果。
  温室桃树低温需冷量:
  桃树的需冷量以经历0~7.2℃低温的小时数计算为600~1 200 小时。开始升温均能正常开花结果。
  多数桃品种, 在我区12 月下旬至翌年1 月中旬已通过休眠, 但此时正值严冬季节, 不能发芽而又被迫休眠。
  桃树不同树龄和树体各器官及不同部位的休眠期不完全一致, 一般幼树比成树停止生长晚, 进入休眠也晚;
  同一树体枝芽及小枝比树干进入休眠早; 根颈部休眠最晚而解除休眠最早;
  同一枝条的皮层与木质部进入休眠比形成层早;
  花芽比叶芽早休眠早解除。
  扣棚升温后到开花期升温速度要缓慢,升温规律越接近早春桃树开花前(30~40 天)自然气温变化规律, 性器官的发育质量越高,为温室桃树坐果奠定必要的条件。一般要求从升温到开花要40~50 天。
  处理1为旬夜(8h/16h)25℃/15℃:
  处理2为花前以温度上升梯度为(昼/夜8h/16h)9℃/5℃、15℃/16℃、21℃/110℃升温:
  处理3为花前以温度上升梯度为(昼/夜8h/16h)9℃/5℃、12℃/14℃、15℃/16℃、18℃/8℃、21℃/10℃升温。
  温度对桃花芽发育从外部形态到内部结构都有显著的影响。
  试验中发现:温度越高,升温越快,则萌芽开花越早,同时表现开花不整齐,花粉生活力降低,花药的解剖结构出现异常,部分花粉粒败育。
  但两品种中,瑞光5号对高温敏感,其25℃/15℃(昼/夜)处理坐果率为零。说明不同品种对花前高温的反应不同。